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棹迟迟怅有违,沿湘数日逗晴晖。
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与所见。"孤棹迟迟怅有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留恋,"沿湘数日逗晴晖"则写出了他漫长的旅行时间以及对天气变化的观察。"人生随分为忧喜"是一种哲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情感起伏的体悟。而最后一句"回雁峰南是北归"则描绘了一幅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或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不详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吏中习隐好跻攀,不扰疲人便自闲。
闻说慇勤海阳事,令人转忆舜祠山。
去年无花看,今年未看花。
更闻飘落尽,走马向谁家。
掩抑中天意,悽怆触笼音。
惊晓一闻处,伤春千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