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景山知康州

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遂溪的张太守,真诚地请求调任到南方的州郡。
他的家坐落在白云缭绕的山脚下,而他所在的郡位于大海的边缘。
傍晚时分,旌旗飘扬在泷水边,秋雨和山中的雾瘴一同降临。
他卸下淮西的官印,毫不犹豫地踏上万里长途的旅程。

注释

遂溪:地名,指遂溪县。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恳意:诚恳的心意。
乞:请求。
南州:南方的州郡。
家在:居住的地方。
白云:象征清高或隐居。
沧海头:海边,形容地理位置。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或官员出行。
泷水:急流的水,此处可能指特定的河流。
晚:傍晚。
风雨:自然天气。
瘴山:多瘴气的山,形容气候恶劣。
秋:秋季。
解却:解下,辞去。
淮西印:淮西地区的官印,代表职位。
轻:轻易,毫不犹豫。
万里游:长途旅行,形容路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送张景山知康州》。诗中描绘了张太守即将前往南州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愿和理解。首句“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直接点出人物和去向,显示出张太守的积极态度和对新任的渴望。接着,“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张太守家乡的自然环境,暗示其清高与远离尘嚣的性格,以及他将要管辖的地理位置。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通过描绘夜晚的泷水和秋天的风雨瘴气,既渲染了赴任路途的艰辛,也寓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最后两句“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表达了对张太守放弃原有官职,甘愿远行赴任的敬佩和赞赏,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展现了送别的离愁,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具有鲜明的送别诗特色。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送陈睦赴河中幕

紫皇初放第三榜,中有英豪绝世无。

天厩本生骐骥子,云霄又得凤凰雏。

不须虎斗终全赵,自是龙骧首破吴。

虽作莲花帐前客,丹台到了姓名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周密学知真定府

白发汉中郎,旌旗下建章。

雪通沙路润,春入塞云黄。

地势井陉口,天文大昴旁。

平时卷金甲,壮略寄壶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郭元之东下

梢梢十幅健帆风,大醉长歌下浙东。

甲乙未能求将相,诗书多是误英雄。

百年尽寄閒心外,万事都抛冷笑中。

白面书生少奇策,不知谁建太平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曹比部赴袁州

船头猎猎两旗翻,六月江风洒面寒。

一日却称新太守,十年曾是旧郎官。

中间忧患诚为甚,向老风情亦未阑。

紫背蛤蜊白醪酒,开樽长解忆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