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
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
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昔日英王降临顾视,屏去尘嚣,选择幽深的岩石与曲水为伴。灵波之中有着繁笳之声,与爽籁鸣玉相呼应,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春华运转,岁月流逝,山草随季节轮回而变得郁郁葱葱。青松掩映着落日余晖,而白云则在空旷的谷中飘荡,这些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叹。
诗中的“伊人”一般指代古人或特定的人物,抚摸遗迹而发出的叹息,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愫。芳草再次缠绵,情感中带着惆怅。
最后两句,“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则是诗人在表达对远古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将这份美好传递给后世,如同细微之物也能够寄托于明亮的牧场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红尘、寻找心灵宁静所在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希望将这些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的情感。
不详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
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
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
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奉役良有期,回瞻终未屡。
去乡幸未远,戎衣今已故。
岂惟幽朔寒,念我机中素。
去矣勿复言,所酬知音遇。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
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彫蕊。
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