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呼妇鸠声水一涯,鱼噞犹恐尚风霾。

痴儿不识波涛险,笑指船如水靸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翻译

呼唤妇女的叫声在水边回荡,鱼儿跃出水面还担心风尘和雾霾。
无知的孩子不懂得江海的危险,笑着指着船就像水上拖着的鞋子。

注释

呼妇:呼唤妇女。
鸠声:鸟鸣声,这里指呼唤声。
水一涯:水边。
鱼噞:鱼儿跳出水面。
尚:还。
风霾:风尘和雾霾。
痴儿:无知的孩子。
波涛险:江海的危险。
船如水靸鞋:船像水上拖的鞋子(比喻船小易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呼妇鸠声水一涯”,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平静的江景,其中“呼妇”指的是岸边呼唤船只的女子,“鸠声”则是船夫用来招徕顾客的声音,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水面上的涟漪(一涯)象征着生活中的起伏波动。

“鱼噞犹恐尚风霾”,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通过“鱼噞”这个生动形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风霾”通常指的是天气的阴沉与不稳定,这里借以比喻生活中的变数和困难。

“痴儿不识波涛险”,诗人通过一个“痴儿”的形象,表现出对世事的无知无觉。这位不知世事艰辛的孩子,将船只指得像水靸鞋一样轻巧,这一比喻既显现了天真的纯真,也反衬出了成人世界对困难和风险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照,传递出一种人生哲理:生活中有平静也有波折,有时我们需要像那位不知世事艰辛的孩子一样,对待生活持有一份天真和乐观,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和萧少卿见庆新居(其一)

湘浦怀沙已不疑,京城赐第岂前期。

鼓声到晚知坊远,山色来多与静宜。

簪屦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

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隐几更何为。

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多罪静思如剉檗,赦书才听似含饴。

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集贤钟郎中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

腰下别悬新印绶,座中皆是故交亲。

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

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