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名为《杂诗》。诗中以镜为引子,探讨了容颜易逝、时光匆匆的主题。诗人通过“秋高风露劲,黄落纷弱草”描绘出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提出了“岂无长生药,驰心违至道”的疑问,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反思。
后半部分,“净宇澄垢怀,冥观契元造”则转向内心的净化与精神的追求,诗人希望在心灵的深处找到平静与和谐,与宇宙的本源相契。然而,面对时间的流逝,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及早领悟这一真理,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反思。“瑶池与元圃,微风荡芝草”作为结句,似乎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与内心的宁静,但又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越世俗之境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