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君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如果琴上有声音,放在箱中为何不响?
那如果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沈君琴》。诗中借琴声与指头上的声音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巧妙的设问,表达了对朋友沈君琴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对于艺术创作和传承的深刻理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这两句诗意在探讨声音与器物之间的关系。琴虽静默无声,但只要有人拨动弦线,它便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既是对沈君琴艺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家内在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赞颂。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声音与艺术家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音乐美妙来自于演奏者的指尖,只有亲自聆听沈君弹琴,才能体会到那种非凡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幽默和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朋友之间交流和欣赏艺术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江州景德长老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半山亭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常山赠刘镃

刘侯年少日,骏马拊便面。

援弓雁自落,不待白羽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