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六)

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

中有亦何有,天之即成空。

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

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八咏》之一,体现了其心学思想的核心。诗中运用了抽象而深邃的语言,旨在探讨内心的静虚与宇宙真理的关系。

“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 开篇便提出静虚并非纯粹的寂静,而是内心深处未被触发的状态。这里的“未发中”指的是人的本性或内在的真理,即“良知”。

“中有亦何有,天之即成空。” 接着,诗人指出在那未被触发的内心深处,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与宇宙的本质相契合,如同天空一般广阔无垠,充满了无限可能。

“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 这两句强调了去除欲望和外在助力的重要性,只有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接触到内在的真理,真正的自我。

“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 最后,诗人赞叹宇宙的奥秘与变化,认为唯有深入其中,方能彻底理解,而自己正是那个能够探索并理解这奥秘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内心世界与宇宙真理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守仁心学中关于“致良知”的核心理念。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七)

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

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

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

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八)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

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

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

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形式: 古风

南游三首(其一)

南游何迢迢,苍山亦南驰。

如何衡阳雁,不见燕台书?

莫歌沣浦曲,莫吊湘君祠。

苍梧烟雨绝,从谁问九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南游三首(其二)

九疑不可问,罗浮如可攀。

遥拜罗浮云,奠以双琼环。

渺渺洞庭波,东逝何时还?

生人不努力,草木同衰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