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贤所作的《和陶诗(其一)答庞参军》,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书籍相伴的生活态度。首句“林下优游”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地在树林中漫步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伴我惟书”强调了读书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他乐于在书中寻求精神寄托。
“有琴一张,聊以自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的追求,一张琴便足以让他自我娱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诗人接着提到“尚志伊何,居我广居”,这里的“尚志”可能指的是高尚的志向或理想,而“广居”则象征着宽敞的居所,暗示他并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注重内心的充实。
最后两句“不求闻达,终矣敝庐”直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他不希求显赫的地位和名声,满足于在简陋的居所里过完一生。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满足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