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子(其一)

嗟嗟子列子,居郑四十年。

国君卿大夫,无人知其贤。

子阳不好士,遗粟以人言。

当年有饥色,后世称神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蕴端的《读列子(其一)》描绘了列子在郑国度过四十年却未被赏识的境遇。诗中通过感叹“嗟嗟子列子”,表达了对列子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列子虽有贤能,但国君和卿大夫们并未察觉,甚至子阳这位人物也不重视士人,仅以施舍粟米来显示自己的慷慨。列子因此生活困顿,面带饥色,然而这种经历却使他在后世获得了超越世俗的美誉,被称为神仙。诗中寓含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列子高尚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16)

蕴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列子(其二)

形动而生影,声动而生响。

无动而生有,自然非勉强。

有形必有终,死生互消长。

茫茫天地间,那能常俯仰。

鬼者即是归,当作归家想。

死人为归人,生人行何往。

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

天下皆失家,曾莫知其枉。

圣人一生死,去来如反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读列子(其三)

人生有大化,天地皆密移。

死亡接老耄,少壮代婴儿。

貌色与智态,爪发与肤皮。

随生而随落,非复婴儿时。

其间不可觉,俟至后方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关山月

关山月,一年十二度圆缺。

平时不忍看,况是中秋节。

此际穹庐已尽眠,团团独对南来客。

关山月,玉宇绝纤尘。平沙明似水,矮树远疑人。

关山月,万里共清辉。回想闺阁里,应照流黄机。

停梭望明月,泪下沾裳衣。关山月,升自东海湾。

经天涉黄道,如输沈西山。

月轮有升沈,人生有往还。

月下计归期,白露湿衣寒。

几时桂魄满,方在故园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

朝战城之南,暮战城之北。

阗然一鼓两阵交,杀气暗天太阳白。

将士奋呼击贼,无不以一当百。

矢石既竭,继以锋锷。自未至申,敌兵乃却。

将军战胜气如虎,立马军前点部伍。

西山日落东山昏,收兵渡河河水浑。

白骨堆中鬼语聚,黄沙田上寒邻屯。

战马惊鸣不肯行,腥风吹透伤刀痕。

旧卒三十万,半作离乡魂。

将军要封侯,未肯入雁门。

君不见汉李广,数不偶而奇。

又不见班定远,白头归已迟。

将军兮将军,胡不归享太平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