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冬夜有怀蓉溪嫂

重帏瑟瑟西风逗。又是黄昏后。那堪楼外雨阑珊。

转觉今宵犹较、昨宵寒。知音一去添凄恻。

别恨和谁说。挑灯听尽漏迢迢。

懒向碧纱窗下、把琴调。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冬夜有怀蓉溪嫂》描绘了一个冬夜中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词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情的氛围。

“重帏瑟瑟西风逗”,开篇即以瑟瑟的西风和厚重的帷幕营造出一种封闭而略带寒意的空间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又是黄昏后”一句,点明时间,黄昏时刻往往给人以离愁别绪之感,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

“那堪楼外雨阑珊,转觉今宵犹较、昨宵寒。”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今夜的寒冷与昨日相比,突出了冬夜的严寒以及主人公心境的凄凉。楼外的细雨,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凄迷,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哀愁无法消散。

“知音一去添凄恻,别恨和谁说。”“知音”一词,出自《伯牙绝弦》的故事,常用来形容真正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在这里,词人表达了失去知音后的孤独与悲伤,这种情感的缺失使得原本就寒冷的冬夜更加凄凉。同时,“别恨”二字,直接点明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与上文的“知音”相呼应,深化了主题。

“挑灯听尽漏迢迢,懒向碧纱窗下、把琴调。”“挑灯”表示主人公在夜晚独自点亮灯火,试图寻找一丝温暖或慰藉,但“听尽漏迢迢”则表明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无望。不愿再面对碧纱窗下的琴,暗示了主人公对音乐的逃避,或是对琴声中回忆的不忍触碰,进一步凸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冬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以及对失去知音的深深悲痛。词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抗争,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7)

陈珍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小词代柬,约妹归宁

莫为离情消瘦。转瞬红闺携手。

屈指近元宵,姊妹团圞如旧。知否。知否。

恰好月圆时候。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壶中天慢.广敷大兄久别忽归,喜填一阕

闲阶小立,忽一钩月到,乱花影碎。

玉砌雕栏凉意足,别换一番欢意。

万斛离愁,一时顿释,且是寻闲味。

临风独想,旧愁更莫提起。

小窗镇日恹恹,嫦娥应笑,惜泪珠空废。

露浸罗衣莲漏永,不把窗儿深闭。

萤逗疏帘,凉生团扇,金兽香销未。

桐阴坐久,唠唠何处犬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思家,时避乱北渚,即寄琴如姑母

别恨无端浓似酒。扫去还来,夜夜添消瘦。

百八牟尼常在手。堪怜怊怅还依旧。

纸阁芦帘寒乍透。无绪无情,生怕黄昏后。

一点灯儿呆独坐。灯花还解怜侬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贺新凉.闻雁

书幌灯初灭。听孤鸿、几声嘹唳,柔肠已结。

苦恨流光如水过,漂泊而今谁惜。

又欲下、寒塘还歇。

极目萧条风露冷,最堪怜、旧侣浑无迹。

多少恨,从何说。苍茫身世长为客。

恨迢迢、故乡路远,欲归未得。

我本闲愁千万缕,入耳偏关情切。

叹寄迹、天涯何益。

镇日云间频作字,料难将、悲怨都书绝。

月欲坠,霜天白。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