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名为《丙辰十月十六日恭送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隆恩殿告祭还京悲慕如疑呼抢欲绝途次敬成长律以志深痛(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先皇梓宫至泰陵,安放于隆恩殿后,回京途中所感的哀伤之情。
首联“两行衰柳羃寒烟,一路悲风拂綵㫋”,以衰柳和寒烟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以悲风拂过彩绸,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情绪。颔联“易水如添愁脉脉,燕山不断恨绵绵”运用比喻手法,将易水比作添愁的河流,燕山比作连绵不断的怨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思。
颈联“未过虞帝巡方载,犹少成王享国年”,通过引用古代帝王的事迹,表达了对先皇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先皇英明统治的赞美。尾联“梦里瞻依仍似昨,问安常在寝门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先皇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见到先皇的身影,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在寝门边问候,表现了对先皇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先皇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