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二首(其九)

白鹤城中沸市声,谁知帘下有君平。

张骞懒问支机石,得得频来讲易经。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同时融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首句“白鹤城中沸市声”以“白鹤城”为背景,点明了地点,通过“沸市声”三个字,形象地展现了城市市场的热闹与喧嚣,仿佛能听到商贩的叫卖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的都市景象。

接着,“谁知帘下有君平”一句,笔锋一转,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市井深处的一处静谧之地——一间挂着帘子的小屋内,居住着一位名叫“君平”的人物。这里的“君平”并非历史上的那位著名哲学家严君平,而是诗人虚构的一个隐居于市井中的智者或文人,他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独自在帘下静心读书、讲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知识的积累。

“张骞懒问支机石”一句,借用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暗示了君平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张骞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官,他的故事广为人知,尤其是他寻找传说中的“支机石”的经历。在这里,诗人用“懒问”二字,表达了君平不求功名、不慕富贵的生活态度,更进一步凸显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

最后,“得得频来讲易经”一句,点明了君平的主要活动——讲授《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蕴含了深邃的宇宙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这一行为,诗人不仅赞扬了君平的学问渊博,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外在与内在的视角转换,塑造了一个既融入世俗又超越世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失题十二首(其十)

平生心事远游篇,谁信空山叫杜鹃。

五岭三湘一杯酒,悠悠片月下长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失题十二首(其十一)

绿树村边白鹭沙,参差茆屋蜑人家。

扁舟满载清风去,何处笙歌赏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失题十二首(其十二)

庭槐风静午阴多,睡起西窗日影过。

自笑老来无复梦,漫看庭蚁上南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鹊桥仙.为马宗海同年作

琼林宴罢,萍踪无定,空自传消寄信。

天涯海角此相逢,这段旧、情怀难尽。

交情似海,宦途如梦,后会安知何处。

大家尽力报君亲,且莫计、东西去住。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