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子瞻韩干马图诗

我虽不见韩干马,一读公诗如见者。

韩生画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为奇。

开元有臣善司牧,四十万匹屯山谷。

养之罕用食之丰,力不曾施空长肉。

韩生图像无乃然,我谓韩生巧未全。

君不见昔时骐骥人未得,饥守盐车惟有骨。

昂藏不受尘土侵,伯乐未来空伫立。

骐骥乏食肉常臞,韩生不写瘦马驹。

谁能为骥传之图,不如凡马饱青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读苏子瞻韩干马图》。通过对比韩干画马与昔日伯乐未遇到的骐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画马不仅要描绘其外貌,更应传神的看法。

首句“我虽不见韩干马,一读公诗如见者”表明诗人的想象力,使他即便通过文字也能感受到那画中的生动。接着,“韩生画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为奇”指出韩干的画作特点,即在于它既表现了马的健壮,也透露出骨骼之精妙。

“开元有臣善司牧,四十万匹屯山谷。养之罕用食之丰,力不曾施空长肉。”这段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畜牧场景,马儿们在那里得到良好的照料,却并不被频繁使用,所以它们既壮实又未消耗过多的精力。

诗人接着指出韩干的画作中缺少了对这种瘦弱马匹的描绘:“君不见昔时骐骥人未得,饥守盐车惟有骨。昂藏不受尘土侵,伯乐未来空伫立。”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伯乐与骐骥相遇之前的情形的描述,强调了诗人的这种观点。

最后,“骐骥乏食肉常臞,韩生不写瘦马驹。谁能为骥传之图,不如凡马饱青刍。”表达了诗人对于韩干未画瘦马的遗憾,同时也表明了即便是普通的膘食充足的马,也值得被描绘和欣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画马艺术的深刻理解,还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一种对于完美之物应该包容万象、传神致远的追求。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读唐书二首(其二)

二张挟嬖宠,声势各滔天。

蛇鼠依城社,自谓终千年。

天道恶满盈,五龙忽腾骞。

断头谁救汝,猳豚尸道边。

击狗不击首,反噬理必然。

智勇忽迷方,脱匣授龙泉。

区区薛季昶,先事仅能言。

留祸启临淄,败谋岂非天。

形式: 古风

读唐书二首(其一)

隋文方混一,自谓垂无疆。

安知房之乔,拱立待其亡。

哲人妙观世,俗虑固不长。

我知蒲柳衰,宁待遘风霜。

奇姿终英发,起骖龙凤翔。

巍巍贞观绩,千载配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戚公恕进卷

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

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

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

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

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

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

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

琅琅满编文,一一可推究。

俗儒昧事实,文字工綵绣。

可观不可用,章甫冠土偶。

子能独不然,浑朴谢雕镂。

宁为目前玩,功见施设后。

知心古所难,形兀实难售。

嗟君听者寡,风雨但孤雊。

又思理难常,功业亦邂逅。

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

无为扣角歌,且进满尊酎。

但非遽可令,有所待而偶。

干将伏黄土,气乃在牛斗。

顾君久自安,蔽抑宁复又。

形式: 古风

读管子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

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

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

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

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

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

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

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

区区彼商鞅,操术良非是。

为法昧所从,以身受其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