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
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
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
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
这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君主或尊长怀念之情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深切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 这几句描绘出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背景,其中“畴昔”指的是过去,“熙宁”可能暗示着某个朝代的年号,而“麟趾”则是古代帝王车驾前引导马匹的仪仗,常用以比喻帝王。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景仰,同时也强调了君主内心的勤俭和外在的辅佐作用,这些都是理想中君主应有的德行。
"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已逝大者的尊崇之情。“馀烈”意味着余下的辉煌,“光彤史”可能是指历史上留名的伟业或功绩,“备母仪”则强调了君主作为母亲般的形象,关怀民众。最后两句“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表达的是人民对于那位君主的深切怀念,以及在祭祀时无法抑制的哀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盛世和君主德行的描绘,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悼念与崇敬之情。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淡墨高张动禁城,风驰电落走寰瀛。
从来万卷贮便腹,可得千人无一名。
且向江边伴逐客,会须天上冠群英。
遥思匹马千山里,孤店村深听晚莺。
岁穷阴不解,短日过墙微。
幽鸟穿林小,寒乌啄树饥。
冰霜崖岭壮,烟火井闾稀。
老拙安閒僻,无心厌食薇。
山未高兮水不深,此情此意薄千金。
今朝酒伴双垂泪,明夜灯前独拥衾。
玉箸异时空见迹,麈犀千里亦通心。
桃源路绝无人到,应许刘郎再访寻。
不恨因缘不恨天,强持牙板向樽前。
阳关一曲动山月,别泪千行盈酒船。
薄命有情今已矣,傍人无意亦凄然。
愿君学取梁间燕,秋去春来到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