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荒有礼乐,涂民以耳目。
五政不得加,七赋不能育。
古今贵天常,最厌彼婴犊。
嗟哉生不辰,沾顶滋觳觫。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郑樵所作的《涤愫》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诗人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八荒有礼乐"描绘了一个看似有序的社会,然而"涂民以耳目"暗示底层民众并未真正受益于这些表面的礼乐教化。接下来,"五政不得加,七赋不能育"揭示了政策和赋税对百姓生活的压制,使得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养育和发展。
"古今贵天常"表明诗人崇尚自然法则,但现实中的苛政却违背了这种天道,"最厌彼婴犊"直接表达了对无辜儿童(此处借指百姓)遭受苦难的深深痛惜。最后两句"嗟哉生不辰,沾顶滋觳觫",通过感叹出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形象地刻画出人们在艰难生活中战栗不安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不详
贤者不饱食,何为仕与农。
圣人不诡时,何为世所宗。
显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
先秋而后春,俄顷自雍容。
孤凤落鹰巢,啼麟坠虎穴。
未能脱蒙茸,安得出轩凸。
迢递空自倬,耀灵久已灭。
褆身入三门,黾勉成吾拙。
嗟余本固陋,湛身入花渚。
未制芙蓉裳,已习离骚语。
绰约虽多姿,涕零何如雨。
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禦。
潜天以不策,潜心以不手。
天人既和同,飞潜均不朽。
吾生既病劳,未敢轻俯首。
久幽不改操,旦夕谋杯酒。
岷峨自沉冥,丘壑难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