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雁》由清代诗人敦敏创作,通过描绘春风、柳丝、雁声、春雨等自然景象,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又值东风散柳丝,那堪嘹呖雁声悲”,开篇即以春风拂柳、雁鸣哀伤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春风轻拂,柳丝轻舞,然而雁声却显得格外凄厉,这种对比之下,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颔联“春阴酿雨欲来候,旅夜怀人乍醒时”,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春日阴云密布,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春雨,而此时诗人正处在旅途之夜,思绪万千,突然间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一联将自然界的变幻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颈联“我梦江南游未得,汝归蓟北究何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的江南之行的遗憾,以及对远方亲人归途的关切。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对家人的深深挂念。
尾联“最怜禁阙蓬瀛里,松岛沙堤任所之”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与追求。禁阙蓬瀛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而松岛沙堤则是诗人想象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现实束缚的反叛,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闻雁》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