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二首(其一)

山雨无时歇,江波上岸流。

泥深未免出,桥断更堪忧。

房浅邻糟瓮,宵寒揽絮裘。

朝来势未已,归路恐操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中的雨没有停止的时候,江水不断地涌上海岸。
因为泥土深厚,出行难免会沾湿鞋袜,桥梁断裂更是令人担忧。
住处简陋,邻居的酒缸和酒瓮就在附近,夜晚寒冷只能裹着棉絮皮衣取暖。
早晨起来,雨势似乎还没有减弱,回家的路上恐怕又要乘船渡过水面。

注释

山雨:山中的雨。
无时歇:没有停止的时候。
江波:江水。
上岸流:涌上海岸。
泥深:泥土深厚。
未免出:难免会沾湿。
桥断:桥梁断裂。
更堪忧:更是令人担忧。
房浅:住处简陋。
邻糟瓮:邻居的酒缸和酒瓮。
宵寒:夜晚寒冷。
揽絮裘:裹着棉絮皮衣取暖。
朝来:早晨起来。
势未已:势头似乎还没有减弱。
归路:回家的路。
恐操舟:恐怕要乘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连绵不断的降雨,江水上涨,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忧虑:道路泥泞,行走艰难,桥梁损坏更是增添了担忧。居住的地方狭小,邻居的酒糟缸和絮裘的寒意也暗示了生活的困苦。诗人担忧早晨的雨势仍未停止,回家的路途可能需要借助船只,显示出他对未来出行的不确定性和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积雨带来的生活艰辛与不便。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

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

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

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

祠官一扫空,避就两皆失。

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

屋敝且圬墙,蝗馀尚遗粒。

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

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

馀年迫悬车,奏草屡濡笔。

籍中顾未敢,尔后傥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慄。

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形式: 古风

蚕麦

春寒风雨淫,蚕麦止半熟。

耕桑未尝亲,有获敢求足。

邻田老翁妪,囊空庾无粟。

机张久乏纬,食晏惟薄粥。

熟耕种未下,屡祷云不族。

私忧止寒饿,王事念鞭扑。

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闭门差似可,忍饥有馀福。

形式: 古风

读史六首(其二)

诸吕更相王,陈平气何索。

千金寿绛侯,刘宗知有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读史六首(其六)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

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