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皇家御苑中举行的春日宴会,氛围豪华而又不失自然之美。"御道红旗出"一句直接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朝廷气派,"芳园翠辇游"则描绘了一番皇家园林内的繁花似锦与车马行进的情景。
"绕花开水殿"和"架竹起山楼"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园中建筑的壮丽,它们或环绕着鲜花,或者架于竹丛之上,以水为镜,以竹林为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荷芰轻薰幄"和"鱼龙出负舟"则通过荷叶与水中生灵的形象,传递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美感。"荷芰"指的是荷花与莲藕,"轻薰幄"表明荷香扑鼻,而"鱼龙出负舟"则是说水中的生物如同侍者般围绕着船只。
最后两句"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似乎带有一丝超脱和淡泊的心境。诗人通过对皇帝的称呼"穆天子",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世俗红尘的超然与放弃,如同空对着白云发呆,感叹时光易逝。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苏颋的艺术才华,也让读者得以窥见唐代皇家生活的一角。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
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皇。
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鸣爵三农稔,勾龙百代神。
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
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
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汉室有英台,荀家宠俊才。
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来。
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
两京王者宅,驷马日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