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城此城雄据山顶盖徐武宁之经略也

诸城皆在山之窈,此城冠山如鸟巢。

鼓角千峰虎旅散,汉胡一路犬牙交。

熟夷生虏递番覆,怪石崩川争怒号。

到此令人思猛士,天山万里纵鸣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诸城中的一个独特景象,它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犹如鸟巢般依附于山顶,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险要。诗人以“鼓角千峰虎旅散”形象地刻画出战事已过,军队撤离后的宁静,而“汉胡一路犬牙交”则暗示着边疆的复杂形势,如同犬牙交错的地形,凸显边境的紧张与多变。

接下来,诗人通过“熟夷生虏递番覆”描述了不同民族在此地交替更迭的历史,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而“怪石崩川争怒号”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现出山川的壮丽与激荡,烘托出边塞的雄浑气势。

最后,诗人借“到此令人思猛士”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以及对万里之外天山边防的深深忧虑,想象着他们拉开强弓,发出响彻天际的鸣镝,展现出一种豪迈的边塞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北口城的地理风貌和历史背景,寓含着对边疆戍卫者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宿黄厓营

栖栖终日旅边城,夜向黄厓问古营。

几家戌鼓渔阳掺,联骑铙歌蓟北行。

峡束雨湫高怒水,山凹树窍激秋声。

跃马壮年微志在,不缘此地客心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发喜峰

客心流水与争驰,寒垒疏星度峡时。

未返王孙犹草色,初来戍卒是瓜期。

去乡秪觉蝉声似,出塞方知马脊危。

辛苦下情何计达,早年曾诵《采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上石塘岭关

白河入口石塘城,上流元自古开平。

岩立星辰孤堕影,野清刁斗空传声。

戍楼倚月横吹动,虏帐烧腥远火明。

魏将殒身曾此地,边人语及尚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