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庙二首(其一)

曾披唐史传遗烈,百战孤城迹不磨。

犄角力堪歼寇盗,殒身功已障山河。

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

此日楹间修一拜,阵云边月想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式丹所作的《睢阳庙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英雄气概的崇敬之情。

首句“曾披唐史传遗烈”,开篇即以“唐史”点明背景,暗示了诗中所赞颂的人物与唐代的历史紧密相连。这里的“遗烈”指的是历史上的英勇事迹,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敬仰。

接着,“百战孤城迹不磨”描绘了一位英雄在孤城中历经百战,其英勇事迹至今仍历历在目,未曾被时间磨灭。这不仅赞扬了英雄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其事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犄角力堪歼寇盗,殒身功已障山河”进一步描述了这位英雄的战斗能力与牺牲精神。他以智谋与勇气对抗敌人,不仅能够击溃敌军,甚至能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阻挡敌人的侵扰,保护国家与人民的安全。

“名先李郭悬青简,血并南雷染碧莎”则将这位英雄与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李靖、郭子仪相提并论,同时用“青简”象征历史记载,强调其功绩已被载入史册;而“南雷”与“碧莎”则是借自然景象来比喻英雄的鲜血与高尚品德,形象地展示了英雄的牺牲与奉献。

最后,“此日楹间修一拜,阵云边月想悲歌”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缅怀之情。在今日,诗人于庙宇之间恭敬地行礼,想象着阵云边的明月下,英雄们曾经唱出的悲壮之歌。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英雄的敬仰,也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情地赞颂了一位英雄的英勇事迹与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收录诗词(11)

王式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睢阳庙二首(其二)

绣幔烟沉铁面寒,冲冠馀怒尚桓桓。

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

万古岁时尊俎豆,九幽灵爽托筳篿。

即今灯火倾城市,彩绘旌旗彻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于忠肃公墓

自拚热血洒高穹,只手扶天日月中。

旁位安危操上策,外藩影响戮孤忠。

苔封石马三春雨,烟暝巢乌万木风。

相望鄂王精爽在,灵旗萧飒暮山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南中书事

禹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钺漫纷纭。

欲披角鲤池边草,旋搅都鹅洞里云。

孔仅算缗原始祸,卢循入海岂能军?

诏书一纸烽烟静,重见侏离拜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春霁山行

孟春值阴雨,经旬闭柴荆。

晨兴理短策,试向前山行。

始霁群卉坼,稍暄百鸟鸣。

攀跻纡石磴,迢递延葱菁。

谷幽岚正合,路转湖偏明。

松风有时歇,悠然闻水声。

即此惬吾虑,绵邈生遥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