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菊

仅得林间趣,閒寻菊本移。

人家深竹里,枫叶夕阳时。

汲井浇畦润,将锄下手迟。

护丛愁蕊损,带土怕根知。

每被归樵问,深怜冷蝶随。

寒香生径术,幽事补湾埼。

斗柄西北落,雁声霜露垂。

徘徊绕丛畔,自笑可能痴。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移栽菊花的过程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领悟。

首句“仅得林间趣”,点明了诗人从自然中寻找乐趣的主题。接着,“閒寻菊本移”一句,展现了诗人悠闲地在林间寻找合适的菊花进行移植的情景。随后的“人家深竹里,枫叶夕阳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深竹掩映着人家,枫叶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汲井浇畦润,将锄下手迟”,表现了诗人对待移植工作的细致与耐心,他不急不躁地为菊花浇水,轻轻挥动锄头,生怕惊扰了它们。接下来的“护丛愁蕊损,带土怕根知”,则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呵护,担心移植过程中损伤花朵或根部。

“每被归樵问,深怜冷蝶随”,通过与归家樵夫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生物的深切同情。最后,“寒香生径术,幽事补湾埼”,描绘了菊花在寒冷季节散发的香气,以及诗人对自然中幽静之事的感悟与补充,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斗柄西北落,雁声霜露垂”,以斗柄指向西北、大雁南飞、霜露降临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皮氏逸亭

地僻藏吾逸,随宜托数椽。池新何许水?

枫寿不知年。竹让前林月,花归隔浦天。

綵鳞孤镜照,幽哢四窗圆。

曲几清时里,閒心太古前。

入因添晓起,出每及宵眠。

句得思仙寄,棋高许客传。

乾坤馀蠹简,勋业老觥船。

智有过荣计,先求胜祖鞭。

太章短东极,夸父恨虞渊。

世共称工者,吾知付莞然。

他时耆旧传,应指某公贤。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汉宫春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佳丽,露花半染云裾翠。

少翁招得夫人魂,孤鸾夜啼月波坠。

赵家姊妹专风流,双蛾不识人生愁。

芙蓉并蒂敧一朵,西风青鸟徒离忧。

飞龙翩翩上天去,云幕椒房土花雨。

堕腻埋胭恨未消,香魂尚寄寒茎舞。

人间炎日焦众芳,肯随葵藿来倾阳。

柔情幽怨透地脉,烟帏寂寞彊成妆。

谁吹旧曲缘云切,寸寸婉婉应愁绝。

绿罗几叠御赐衣,红绡半点守宫血。

凄兮媚脸栖馀妍,遥忆羊车望幸年。

至今一片巫山雨,化为飞烟空潸然。

故家陵苑孤云外,绿树如云草如海。

殷勤唯有虞美人,同向墙阴弄晴霭。

形式: 古风

春怨二首(其一)

洛人倾国赏牡丹,东家绣毂西家园。

黄鹂紫燕新得意,柔云如酥花迷魂。

游人寂寂归何处,花亦年年占风雨。

江南却遇李龟年,苏州空感杨开府。

谁吹玉笛断人肠,斜桥浅浅流水香。

惟有千年老铜狄,看尽人间几夕阳。

形式: 古风

春怨二首(其二)

天女手剪五色云,鞭雷控电行青春。

散作江南万锦绣,烛龙眩转空无尘。

燕儿眼寒心更苦,吴娃情酣梦无据。

依然锦绣化为云,却恨风来挟云去。

十二楼边芳草多,知今鹦鹉听谁歌。

千金买取新丰酒,地久天长耐乐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