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二首(其一)

洛人倾国赏牡丹,东家绣毂西家园。

黄鹂紫燕新得意,柔云如酥花迷魂。

游人寂寂归何处,花亦年年占风雨。

江南却遇李龟年,苏州空感杨开府。

谁吹玉笛断人肠,斜桥浅浅流水香。

惟有千年老铜狄,看尽人间几夕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洛阳城中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与淡淡的哀愁。首句“洛人倾国赏牡丹”,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洛阳城中人们倾城而出,只为一睹牡丹的风采。接着,“东家绣毂西家园”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赏花人群之多,从东到西,从富丽堂皇的马车到普通的庭院,无处不显现出人们对牡丹的喜爱。

“黄鹂紫燕新得意,柔云如酥花迷魂”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鹂、紫燕、柔云、花朵都赋予了情感,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黄鹂紫燕在花间自由飞翔,似乎也陶醉在这片花海之中;而那轻柔的白云,仿佛也被花香所吸引,缓缓飘过。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游人寂寂归何处,花亦年年占风雨”的转折,诗的情绪由欢快转为淡淡的哀愁。游人散去,繁华过后是寂寞,而花儿却年复一年地经历风雨,独自绽放又凋零。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江南却遇李龟年,苏州空感杨开府。谁吹玉笛断人肠,斜桥浅浅流水香。惟有千年老铜狄,看尽人间几夕阳。”这四句诗,通过时空的转换,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思绪空间。李龟年、杨开府等历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对玉笛声断肠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而“千年老铜狄,看尽人间几夕阳”一句,则以物喻人,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永恒,让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春天赏花的美丽与短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怨二首(其二)

天女手剪五色云,鞭雷控电行青春。

散作江南万锦绣,烛龙眩转空无尘。

燕儿眼寒心更苦,吴娃情酣梦无据。

依然锦绣化为云,却恨风来挟云去。

十二楼边芳草多,知今鹦鹉听谁歌。

千金买取新丰酒,地久天长耐乐何。

形式: 古风

用欧阳文忠公神清洞韵题维士鼎所藏米元晖神清洞图

元晖昔作西江客,夜飞墨花晓无迹。

春风留此二百年,幸是山中至人识。

有千黄金双白璧,鹅溪白茧才数尺。

颍阳山高风露寒,几处高堂挂生色。

形式: 古风

中秋走笔

忽忽不知秋已中,起来望尽江之东。

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

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

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

我狂绝叫天何聪,乾坤如此宁匆匆。

江流冥冥上有枫,云边又叫南飞鸿。

有酒且醉无酒可,有月不与无月同。

丈夫意气见石裂,直欲扫裂云皆空。

低徊一笑良自悟,事与变会谁其逢。

仰看云月勿复道,西风落山人睡觉。

形式: 古风

塞野纵目

读书万卷不经济,懒境最佳工坐睡。

手持绿玉信步行,穿破麦花到林际。

萦回空谷含幽光,隐映深松发清吹。

北风掠野牧者谁,牛影参差霜草悴。

一牛閒卧意方安,童子何知鞭已至。

回头一望尽天南,高下千峰洒浓翠。

近村远浦合寒霏,落木平林归暮气。

世工善画贵逼真,悠悠真境谁能契。

古来文章亦如此,真处看来有深味。

竞为幻语欲幻人,敢向人前辨醒醉。

归来归来勿为留,幸有禽声媵予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