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其二)

已是花魁柳冠。更绝唱、不容同伴。

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

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

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愿人肠断。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雨中花令·其二》,通过对雨中的花卉之舞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诗中的“已是花魁柳冠”一句,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春日场景,其中“花魁柳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植物在雨水滋润下的蓬勃生长状态。

诗人通过“更绝唱、不容同伴”的表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这里,“更绝唱”表明了诗人对这场景的特别喜爱和赞赏,而“不容同伴”则透露出了他希望独自一人去体验和感悟这一刻。

接下来的“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几句,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增添了诗歌的意象。这里,“画鼓”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其声音配合着雨声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红牙随应”则是对乐音在空间中回响的细腻描写,而“著个人勾唤”表明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牢牢记住,不与他人分享。

最后,“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愿人肠断。”一段,通过对鸟鸣(莺喉)和乐音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一美好时刻的纯粹,不想让它被打扰或破坏。其中,“慢引”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情绪,“几多娇怨”则暗示着诗人对这份独处情愫的珍惜和留恋。“换羽移宫,偷声减字”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一刻静谧与美好的愿望,而“不愿人肠断”则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不想让这份美好被外界所打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中的花卉和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自然之美、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慢(其三)中秋

雨霁云收,风高露冷,银河万里波澄。

正冰轮初见,玉斧修成。

还是一年,凭栏望处,对景愁生。

想姮娥应念,待久西厢,为可中庭。

翻思皓彩,未如微暗,向人多少深情。

长记得、墙阴密语,花底潜行。

饮散频羞烛影,梦馀常怯窗明。

此时此意,有谁曾问,月白风清。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雨中花慢(其一)

海宇澄明,天气宴温,人情物态昭苏。

喜分付揽辔,来与春俱。

潇洒兰亭醉墨,丁宁黄石传书。

到如今几载,不坠风流,世有名儒。

山川瑞色,樵牧欢声,尽随弦管虚徐。

判醉笑、频挥玉麈,共□金壶。

湔祓聊勤大手,谋谟宜佐皇图。

定知朝暮,未容温席,已促锋车。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雨中花慢(其二)七夕

漠漠云轻,涓涓露重,西风特地飕飕。

觉良宵初永,袢暑微收。

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

笑人间儿戏,瓜果堆盘,缯彩为楼。

广庭净扫,露坐披衣,细看新月如钩。

谁道是、嫦娥不嫁,独守清秋。

雅有骚人伴侣,长交清影夷犹。

举杯相属,却应羞杀,呆女痴牛。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尤]韵

青玉案(其四)次贺方回韵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

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