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四)次贺方回韵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

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作品,名为《青玉案·其四》。诗中描绘了一种隔绝与渴望交流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向往。

"五云楼阁蓬瀛路"一句,以五云楼为背景,设定了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空间,蓬瀛(音同“荡荡”)则形容道路的辽远与难以行走。接下来的"空相望、无由去"表达了一种隔绝和无法到达的情感。

"弱水渺茫谁可渡"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弱水”来形容一条难以逾越的河流,渺茫则是形容水面的辽阔与深远。这里的“谁可渡”是在问谁能够跨越这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紧接着的"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卻是曾知处"一句,则转向了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作者提到“君家”,即对方的家园,然后描述自己乘船去寻找那个人,但却发现这是一个曾经熟悉的地方。

下半首诗则开始讲述与群仙交流的情景,"群仙应问来何暮"一句,表达了一种对超自然存在的向往和询问。"说与荣归锦封句"可能是在提到将这些交流的内容装入锦囊中,以示珍贵。

最后两句"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则表达了一种对神圣承诺的期待和对力量与健康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返回到一个稳固的地方,并且愿景色永远如商岩之雨般美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向往神秘交流的情感,以及对力量与健康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永久期待。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其一)徐侍郎生辰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

寿斝交飞争满酌。

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

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

不用祖洲寻灵药。

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三)次了翁韵

奇葩珍树丛丛绕。望仙隐、蓬莱小。

前枕湖光秋色晓。

荷花今岁,也如人意,不逐西风老。

霞觞献寿频频倒。瑞霭浮空凝不扫。

定自日边飞诏早。

芝庭呈秀,桂宫得意,更看明年好。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二)

南州独数多名士。谁富贵、归桑梓。

昼锦如公难比似。

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

行须勋业超青史。再侍宸帏任非次。

醉袖尽教春酒渍。

明年此会,寿觞欲举,百拜君王赐。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南歌子(其一)

露宠妆成态,风扶醉里身。谩劳驿使走征尘。

岭外陇头何处、不知春。诗思清如水,毫端妙入神。

可怜徒效越娘颦。为问吟哦摹写、几曾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