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王相公赋檐前垂冰应教依韵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窗外清明、屋檐下冰柱挂成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不甘寂寞的情感。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两句,以清晰的笔触勾勒出冬日宁静的画面。雪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而屋檐下的水珠在寒冷中凝结成冰,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带有几分萧瑟。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两句,则通过对长廊和晚间院落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封闭。长廊上的瓦片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压抑感,而晚间院中的风声则越来越大,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寂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两句,诗人通过对自己手指与金阶之间的比较,表达了自卑之情。玉簪象征着高贵,而金阶则代表着尊荣,但在这样的比较中,诗人的内心显得格外脆弱。

最后两句"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诗人提及了曹参的酒,以此来慰藉自己。然而,这种慰藉并未能带给他满足,只留下了对自己的不甘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在严寒冬日中所特有的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情绪。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陶使君挽歌二首(其一)

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归。

筵空收管吹,郊迥俨骖騑。

营外星才落,园中露已晞。

伤心梁上燕,犹解向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陶使君挽歌二首(其二)

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

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

唯馀迁客泪,沾洒后池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茅山寄舍弟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

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

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

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蒋帝庙明日游山南诸寺

便返城闉尚未甘,更从山北到山南。

花枝似雪春虽半,桂魄如眉日始三。

松盖遮门寒黯黯,柳丝妨路翠毵毵。

登临莫怪偏留恋,游宦多年事事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