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畛的《放慵》表达了诗人心中深沉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首句“愁到心常结”,直接揭示了内心的纠结与愁苦;“事过心自凉”则暗示即使遭遇困难,也能自我调节,心境逐渐平静。接下来,“幽忧漫成疾”进一步描绘了忧虑积累可能带来的身体不适,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反而以“慵放且何妨”表达出一种随性而为、不被琐事束缚的生活哲学。
“笼鹤声难出,床龟息稳藏”运用了象征手法,笼中的鹤难以展翅高飞,比喻诗人暂时的困境;而床下的乌龟(龟壳隐喻)则安静地蛰伏,暗示诗人选择静观其变,保持内心的安宁。“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最后两句,诗人将短暂的人生寄托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决心以澄净的心境去品味生活,享受博山香(可能指沉香,象征高雅情趣),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放慵》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烦恼时的超脱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