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之虫次程春海先生韵

郴州校士地,乃为虫沙国。

子孙结千忆,与人争颓宅。

形比肌蛷小,足亚马蚿百。

缭础扰地罽,蜿垣出户阈。

竟日俯仰间,跂跂而脉脉。

坐立左右顾,审器后饮食。

时或坠科头,蠕动忽呀赫。

夜来最恐惧,屡魇入床箦。

可怜裸虫长,生受蠢动厄。

圣王除狸物,赤犮有专职。

则此蠉行者,戮尽理亦得。

孔子作春秋,斧钺甚严覈。

螽蜚不为灾,且不书于策。

此非能毒螫,异虺与杜白。

罪但形可畏,咄咄逼人侧。

其征谁使然,大蠹实膺责。

之虫又何知,而代伏诛殛。

驱之使远去,物我庶两适。

薰以硫雄烟,助以朮艾力。

更以蜃灰水,洒彼屋与隙。

水干烟亦消,依旧缘四壁。

百虫嬴将军,无乃故使迫。

莫侮周郎少,请从赤壁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郴州地区因虫害严重导致的荒凉景象,诗人以昆虫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人类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和遭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习性、心理活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观察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郴州校士地,乃为虫沙国”点明了地点和环境背景,暗示了这个地方因为虫害而变得荒凉。接着,“子孙结千忆,与人争颓宅”描绘了昆虫们在废墟中繁衍生息的场景,与人类社会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形比肌蛷小,足亚马蚿百”等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示了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行动能力。

“缭础扰地罽,蜿垣出户阈”进一步描绘了昆虫在人类居住环境中活动的情景,表现出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干扰。接下来的几句“竟日俯仰间,跂跂而脉脉”、“坐立左右顾,审器后饮食”等,细腻地刻画了昆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行为,如觅食、休息、观察周围环境等,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时或坠科头,蠕动忽呀赫”描述了昆虫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如遇到危险时的惊慌失措。夜晚的恐惧、频繁的噩梦等,更是增加了昆虫生存的艰难。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昆虫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类破坏自然平衡的反思。

“圣王除狸物,赤犮有专职”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统治者治理虫害的肯定。同时,诗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则此蠉行者,戮尽理亦得”,即认为应该采取措施彻底消灭这些昆虫。然而,诗人并未简单地支持暴力手段,而是引出了孔子在《春秋》中对待昆虫的态度,强调了区分不同情况的重要性。

“此非能毒螫,异虺与杜白”指出昆虫并非主动攻击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应被过度谴责。诗人通过这一段论述,呼吁人们要理性看待昆虫的存在,认识到它们与人类共存的重要性。

最后,“其征谁使然,大蠹实膺责”将问题指向了更大的生态因素,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诗人提出“莫侮周郎少,请从赤壁役”,表达了希望人类能够学习历史上的智慧,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共处,避免过度干预导致的生态失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还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五盖山砚石歌赠曾石友刺史并序

斧柯腹烂老龙死,碧瞳破地走龙子。

神渊自楗北壁钥,壄石踊胜压珠市。

暗潮濥濥踰岭南,毕弗凸透五盖山。

雷磞电磹蓄蟾鹆,白虎固抱黄睛耽。

呜?咽剪堕臧谷,夜半无人玉灵哭。

冤精耿耿射城谯,摘岩冠拜郴州牧。

老夔昼鼾不及闻,尅遣持节即墨军。

温肌腻乳晕光泽,狻猊胄软搀香云。

黯澹滩头凤皇鷇,是君席间同乡友。

忍使怨觖作附庸,石即能言杜其口。

绿珠端捧当帘钩,红蕉气韵纤笋修。

小湘山鬼碎黄褐,偷觑欲攫投大幽。

琦瑰乃挺荒遐地,壮夫空识数丁字。

斩膘剥络始见材,瀵底深囚岂天意。

异时请看岩户集,郴人笑歌端人泣。

不见宏农陶家儿,至今配食陈公密。

形式: 古风

游北湖,怀昌黎公。湖在郴州北郭外,周广可四十里,今皆为稻田矣。去年,程春海先生属刺史惠安曾钰于道侧蓄一池,祠昌黎于其上

秧针麦浪水萦渠,山斗苍茫落照余。

湖地四边今叱犊,昔年中夜此叉鱼。

长船大炬无留影,斗硕波澜有别潴。

怅对沧桑忆三彀,暮烟幂幂久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经耒阳

青莲葬尸鱼腹里,少陵复作饫死鬼。

可笑亘古两诗人,死亦古今绝无比。

刘呴小儒不足责,余意端嗤宋公子。

阻水一篇岂未见,荒唐亦复沿旧史。

悲哉此老入暮年,君民泪尽江湘沚。

稷契功名付浩叹,老丑向人嗟可耻。

新知济济遍海内,寒暄不救沟壑死。

牛肉白酒致荒江,快啖苦觉人情美。

岂知贤令好礼教,后人顾将鸩毒视。

嗟嗟忌刻实天意,巨妄诬贤小者耳。

君不见东山太白女无归,宗武湖湘为乞儿。

形式: 古风

游石鼓书院次昌黎《合江亭》元韵

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

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

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

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

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

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

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

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

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