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晶为镜好,寄我重兼金。
得此虚明质,如传妙密心。
纤毫无隐尔,少壮忽于今。
万卷荒疏久,从兹更一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对友人彭艾庵赠予水晶眼镜的答谢之作。诗中以“水晶为镜”开篇,巧妙地将所赠之物与诗歌主题相连,展现出对礼物的珍视与赞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水晶眼镜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映照出事物的真相,寓意着传递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光亮,更是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秘密。
“纤毫无隐尔,少壮忽于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水晶眼镜精细度的高度评价,以及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纤毫无隐”强调了水晶眼镜的透明与纯净,象征着它能洞察细微,揭示真相;而“少壮忽于今”则寓含了对青春流逝、时光匆匆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在岁月的沉淀中,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永不停歇。
最后,“万卷荒疏久,从兹更一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与重新探索的决心。尽管过去的时间里,他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疏于学习,但现在有了这面“水晶镜”,他希望能够重新审视和探索那些被遗忘的知识,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水晶眼镜的特质,也蕴含了诗人对自我成长、知识追求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哲学深度。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儿虽在,夫受累,此身不惜为夫代。
夫既离,儿有依,此身不死将奚归。
璜溪一曲清无滓,白日在天身在水。
浩然正气面如生,怀二之人心尽死。
噫吁嘻,地坼天崩此一时,世间曾得几须眉。
旅舍濠西曲巷偏,扁舟来往爱君贤。
亲尝百草归游橐,自写青山不卖钱。
死国当年尚有孤,为忠为节义何殊。
白头吟望天南路,老泪相逢各未枯。
老作书鱼钻简篇,伤心长是小春前。
祠开梓里才期月,归对篱花已二年。
昧谷日斜难却返,昆池灰冷不重燃。
生前生后何穷事,泪洒西风罔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