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

迸出似毫当垤㙞,孤生如恨倚栏干。

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

更得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春天的龙争斗着在土地上培育檀树和栾树,更何况是在雨后的双树林中观赏。
它们喷涌而出如同毫毛般细小,孤独生长仿佛带着怨恨倚靠栏杆。
它们气势非凡,想要与金色佛塔比肩,光芒应该照亮如玉的盘子。
如果还能有锦簇般的花朵落下,它们在高低错落的烟雾中显得更加清冷。

注释

春龙:比喻春天的生机勃勃,可能指树木生长旺盛。
檀栾:两种树木的名称,可能指观赏性强的植物。
迸出:形容植物生长迅速或花朵突然绽放。
垤㙞:比喻植物细小而密集的样子。
凌虚:形容植物直冲云霄,气势非凡。
金刹:金色的佛塔,象征高大威严。
玉盘:比喻明亮的物体,这里指天空或地面。
锦苞:色彩鲜艳的花苞。
粉环:可能是花朵的颜色,形容花瓣的白皙。
挶烟寒:在烟雾中显得寒冷,可能形容环境的清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和热爱。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这里,“春龙”形象生动,将春风比作神龙,强调其生机与活力。“檀栾”指的是花开得像佛教用具一样美好,“双林”则暗示着园中有成对的树木,而“雨后看”则是诗人选取了最佳观赏时刻,即在细雨过后的清新气氛中,景物更加鲜明。

“迸出似毫当垤㙞,孤生如恨倚栏干。”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春天植物的繁盛。其中,“迸出”形容花朵迅速绽放,“似毫”则表明它们细腻而美丽。而“孤生如恨倚栏干”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可能是诗人在欣赏中感受到的一份独自的沉思。

“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这里,“凌虚”意味着超越空灵,“金刹”则形容云端或山巅之高,而“折赠光宜照玉盘”则是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色与宫廷中的奢华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更得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锦苞”指的是花瓣,“零落”则是春末花谢之象,而“粉环”则可能是园中小径两旁的花草或是细碎的云气。“高下挶烟寒”则描绘出一种在轻烟薄雾中的宁静与冷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他那份超脱世俗、独赏春光的心境。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一)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二)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一)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二)

祗于池曲象山幽,便是潇湘浸石楼。

斜拂芡盘轻鹜下,细穿菱线小鲵游。

闲开茗焙尝须遍,醉拨书帷卧始休。

莫道仙家无好爵,方诸还拜碧琳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