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一)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屋檐外阳光照耀着两株梅花,折下来正好放入冰凉的酒杯中。
高大的杉树自然生长出珍贵的龙脑香,小小的弁草花又怎能寄托鹿胎的思念。
美好的事物岂能被沈约、谢朓这样的诗人专享,即使是微言大义的讨论,也不必逊色于宗雷的才华。
听说有人打算仿效东林寺的诗社,可惜陶渊明已经沉醉不来了。

注释

檐外:屋檐之外。
青阳:阳光。
梅:梅花。
冻醪杯:冰凉的酒杯。
高杉:高大的杉树。
龙脑:龙脑香(一种名贵香料)。
小弁:弁草花。
鹿胎:鹿胎膏,古代的一种珍贵药材。
丽事:美好的事物。
沈谢:沈约、谢朓,均为南朝著名诗人。
减:逊色。
宗雷:宗雷,可能指某位才子。
拟结:打算建立。
东林社:东林诗社,指佛教徒聚集的地方,这里借指诗社。
争奈:可惜。
渊明:陶渊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个静谧幽雅的自然景象,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这两句诗画出了庭院之外,有着两株清新的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这些梅花被折来,用以泡制美酒。这不仅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也透露出一份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才华的渴望。高大的杉树想要自己长出龙头一样的尖锐部分,而小巧的弁(一种古代器物)又想象着能够承载鹿一般温暖而珍贵的事物。这是对远方友人学识与才干的一种赞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这两句中,“丽事”可能指的是诗歌本身,而“肯教饶沈谢”则是说愿意传授自己的知识和技艺给像沈谢这样的朋友。而“谈微何必减宗雷”则表达了即便是在探讨细小之事,也不必一定贬低宗雷这样伟大的学者。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交流的渴望。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最后两句提到了一个文学社团——“东林社”,而诗人又表示自己虽然听说这个社团即将成立,但却因为渊明(指晋代的嵇康,其人以酷爱饮酒著称)醉酒未能到来,表达了一种遗憾和对文学交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知识与才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其二)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一)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其二)

祗于池曲象山幽,便是潇湘浸石楼。

斜拂芡盘轻鹜下,细穿菱线小鲵游。

闲开茗焙尝须遍,醉拨书帷卧始休。

莫道仙家无好爵,方诸还拜碧琳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

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

行药不离深幌底,寄书多向远山中。

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