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山衮衮卷波涛,举手天门尺五高。
尘土多年昏病眼,犹能千里见秋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巡按官员在乌龙山的游历之景。"群山衮衮卷波涛",通过山势连绵、波涛翻滚,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气势。"举手天门尺五高"则是用来形容山高入云,仿佛可以触及天门。
接下来的两句"尘土多年昏病眼,犹能千里见秋毫"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洞察秋意的境界。尽管长久的世间尘埃令视力模糊,但诗人仍旧能够透过万里看到秋天微小的变化。这里的"秋毫"象征着秋天极细微的气息,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对于自然超凡洞察力的一种自我表达,展现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格和他们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不详
照夜直为明月侣,倚风先作艳阳媒。
多情欲著红妆面,故上含章白玉台。
去年曾醉海棠丛,闻说新枝发旧红。
昨夜梦回花下饮,不知身在玉堂中。
笔下云霞落彩笺,诸君清思尽佳篇。
谁人读得郊居字,流水汤汤正满弦。
万里一朱幡,崎岖度岭关。
路盘云雨际,人在斗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