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中秋在石镜精舍同士友玩月后二日家兄寄示会饮分韵诸诗览之怅然叹不得与因奉次来韵兼东郑君好义(其二)

秋霁月正好,山谷气逾清。

风檐敞虚牖,爱此万里明。

嘉宾自远至,乐饮畅高情。

雄谈振林谷,顿令怀抱倾。

丛桂困荆棘,时来吐芳馨。

物生尚有待,吾意讵无成。

且终良宵会,难值众美并。

酒酣发长啸,似闻鸾鹤声。

惟恐日易出,顾影绕庭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石镜精舍与友人共赏明月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美景,以及与友人相聚畅饮、高谈阔论的情景。

首句“秋霁月正好,山谷气逾清”描绘了秋日晴朗的夜晚,月亮格外明亮,山谷间的空气也显得更加清新。接着,“风檐敞虚牖,爱此万里明”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诗人独自坐在敞开的窗户前,欣赏着这如画的月色,心中充满了对这份宁静与美好的喜爱。

“嘉宾自远至,乐饮畅高情”点出了聚会的主题,远方的朋友们不辞辛劳前来相聚,大家在欢愉的氛围中畅饮,情感交流达到了高潮。接下来,“雄谈振林谷,顿令怀抱倾”描述了朋友们热烈的交谈,言辞激昂,仿佛能震动山谷,让人心灵为之震撼,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丛桂困荆棘,时来吐芳馨”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生长在荆棘中的丛桂比喻为虽处逆境但依然能散发出芳香的人或事物,寓意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物生尚有待,吾意讵无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成就的思考,认为万物都有其成长的时机,而自己的志向与理想也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的精神。

“且终良宵会,难值众美并”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珍惜,感叹这样的美好时光与朋友难得相聚的机会。最后,“酒酣发长啸,似闻鸾鹤声”描绘了诗人酒醉后的豪情壮志,仿佛能听到仙鹤的鸣叫,象征着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惟恐日易出,顾影绕庭行”则是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诗人担心天亮后聚会结束,于是独自在庭院中徘徊,不愿离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文人聚会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乙丑中秋在石镜精舍同士友玩月后二日家兄寄示会饮分韵诸诗览之怅然叹不得与因奉次来韵兼东郑君好义(其三)

开樽酌月华,酒味清且醺。

吐气长风生,吹灭天际云。

此身与宇宙,谁主复谁宾。

有生道为贵,万事何足论。

苦节慕夷齐,延年称羡门。

仙凡两冥漠,奸雄犹啖吞。

山栖未为隐,颇喜离俗氛。

固穷固非洁,用世岂吾仁。

形式: 古风

乙丑中秋在石镜精舍同士友玩月后二日家兄寄示会饮分韵诸诗览之怅然叹不得与因奉次来韵兼东郑君好义(其四)

昏昏坐平旦,兀兀行薄暮。

岂乏往来人,幽怀寡清晤。

辞源湮曩浚,理窟增旧锢。

幸子有佳期,欣然写衷素。

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

颇惮尊酌烦,易觉光景度。

诎身违道远,高世遭众恶。

勉矣循大中,心期永无斁。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题山水

昔隐林壑中,不知林壑美。

今来在城阙,见之心辄喜。

枫林新受霜,茅茨隔秋水。

安得呼扁舟,遨游五湖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杨柳渡

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

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