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

霜刀裁绿筠,桂饵挂轻缗。

敛迹天地间,侧身江海滨。

悠悠宝帐夜,寂寂烟波春。

何时投竿归,再与君子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寒霜如刀切割翠竹,桂花制成饵料挂轻丝。
隐藏踪迹于天地之间,身居江海之滨侧耳倾听。
漫长的宝帐之夜,寂静的江面春色。
何时能抛竿归隐,再次与君子相伴亲昵。

注释

霜刀:比喻严寒或冷酷。
裁:切割。
绿筠:翠竹。
桂饵:用桂花制成的饵料。
挂:悬挂。
轻缗:轻细的钓鱼线。
敛迹:隐藏踪迹。
天地间:广阔的自然界。
侧身:置身。
江海滨:江海边。
悠悠:漫长。
宝帐:华丽的帷帐,此处指富贵人家。
寂寂:寂静无声。
烟波春:春天的江面烟雾缭绕。
何时:什么时候。
投竿:垂钓。
归:归隐。
再与:再次与。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闲适生活和他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感悟。开篇“霜刀裁绿筠,桂饵挂轻缗”两句,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渔翁准备钓鱼的情形,其中“霜刀”指的是清晨的寒气如利刃,切割着早晨的露水和薄雾,“裁绿筠”则是选择合适的竹竿,“桂饵挂轻缗”展示了渔翁用桂木制成的鱼餌挂在细线上,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欣赏。

“敛迹天地间,侧身江海滨”两句,表达了渔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敛迹”意味着隐退和隐藏自己的踪迹,而“侧身江海滨”则显示出他选择在江海之滨这般开阔的自然环境中安放自己的身体,彰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感。

“悠悠宝帐夜,寂寂烟波春”两句,描写了渔翁夜晚和早晨的宁静生活。其中,“悠悠宝帐夜”表达了夜晚安谧的氛围,而“寂寂烟波春”则是对清晨雾气弥漫的江湖景象的细腻描绘,两者共同营造了一种恬静、宁静的氛围。

最后,“何时投竿归,重与君子亲”两句,渴望着某个日子的到来,那一天可以收起钓竿,结束这段闲适生活,再次与朋友或志同道合之人聚首。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有共同理想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精神上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渔翁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和精神家园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雨后看山因忆黄世南先生诗以相招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层栏倚遍不能下,状貌秀活围双睛。

奔腾远近若波浪,爱极拟去中间行。

此时只恨少佳客,相共叫笑誇峥嵘。

我思黄子者奇士,趣向超越无俗情。

手提诗笔若椽大,到处咏物物有名。

我今此县颇幽僻,复在岁杪天气清。

溪中鱼蟹易寻觅,林下梨栗新收盛。

子如访我住旬浃,此品可备盘与觥。

遂驰仆马去邀子,愿子为我聊出城。

私心不独徒见子,亦愿播此山之声。

子如不见不为咏,可惜此山虚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雨过侧调

阴车飞空载急雨,雨过林塘若新换。

柽花浮波鱼误食,松子落屋乌惊弹。

白云挂树久不起,青烟泊草殊未散。

东园傲吏爱高竹,把卷倚风头发乱。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雨喜客过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

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

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

载酒酡杨颜,裹饭饱桑腹。

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形式: 古风

青山道

冥冥青山道,丛木含古烟。

远客事行役,未晚不敢前。

乳虎正养子,采食大路边。

但顾己所急,其谁辨愚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