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其二)

东风吹草日高眠,试把平生细问天。

燕子愁迷江右月,杜鹃声破洛阳烟。

何从林下寻元亮,只向尘中作鲁连。

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东风轻轻吹过,阳光照在慵懒的草地上,我试着向天空询问一生的奥秘。
燕子在江右的月色中迷失,杜鹃的啼叫声穿透洛阳的雾霭。
何处能像陶渊明那样在林下寻找宁静,我只能在这尘世中做如鲁仲连般的隐士。
不要嘲笑修行者只是静坐无为,真正的英雄敛藏锋芒,也能成为超凡的神仙。

注释

东风:春风。
日高眠:睡到太阳高照。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隐居生活。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人,以智谋著称,此处象征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遣兴(其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东风吹草日高眠”一句,以温柔的东风和随之而起的草丛与悠长的白昼睡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日高眠”则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

“试把平生细问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仿佛在与自然沟通,寻求生命的意义。这里,“细问天”意味着诗人希望从宇宙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经历和选择。

接下来的“燕子愁迷江右月,杜鹃声破洛阳烟”,则通过描绘燕子的迷惘与杜鹃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慨。燕子在春夜中迷失方向,而杜鹃的叫声打破了洛阳城中的静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于世事的关注。

“何从林下寻元亮”一句,提到唐代文学家元亮,可能是在表达对古人的怀念或是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灵感。这里的“林下”象征着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的状态。

而最后,“只向尘中作鲁连。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这里的“鲁连”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隐逸之士,他们选择远离官场,过着简朴自在的生活。而最后两句,则直接指出了诗人的理想:即使是在尘世间,也能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解脱。

整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妙的意象构筑,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个人理想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翠玉楼

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

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试问南来信,梅花三两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翠玉楼观雪

矫矫临清泚,濛濛认翠微。

绨春生客袖,铁冷上戎衣。

柳眼惊何老,梅花觉半肥。

新来有公事,白战破重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

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

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

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稽庄即事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

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

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

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