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睹夭桃想玉姿,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
此诗描绘了一位美女逝去后的哀伤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曾睹夭桃想玉姿,带风杨柳认蛾眉"两句以夭桃和杨柳比喻逝者之美,夭桃似玉一般纯洁无暇,杨柳随风轻摆如同细眉,形象生动,展示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接着的"珠归龙窟知谁见,镜在鸾台话向谁"则是说那美丽之物已被收藏,不再为世人所见,而诗人却仍在高台前对着镜子诉说心中的思念。这里的"珠"和"镜"都是宝贵且具象征意义的物品,通过它们的寂寞来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吟苦寂寥时"表达了自逝者去世后,诗人在烟雨蒙蒙的夜晚,只能在梦中寻觅到逝者的影踪,对现实中的孤独和悲痛无力承受。
最后两句"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心中的哀伤变得更加深重,似乎能够预见某种期限,但这种期限只是诗人内心对于逝者思念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逝去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悼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不详
女,晚唐诗人。初名鱼幼微。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
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
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一首诗来百度吟,新情字字又声金。
西看已有登垣意,远望能无化石心。
河汉期赊空极目,潇湘梦断罢调琴。
况逢寒节添乡思,叔夜佳醪莫独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