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后

□□□□□□□,□□□梁一点尘。

绕树都忘寒彻□,□□□□□□□。

□□客至徘徊月,不怕天嗔漏□□。

□□□□□□□,咏梅合属姓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庭院深深静无声,梁上落尘如微点。
鸟儿绕树不觉寒,月下客人独自徘徊。
夜深来访不惧天怒,漏壶滴水声中度过。
吟咏梅花当属林姓,诗人心意自明如镜。

注释

梁:房屋的横梁。
尘:灰尘。
绕树:围绕着树木。
寒彻:寒冷透骨。
客至:客人到来。
徘徊:犹豫不决或闲逛。
天嗔:老天的责怪。
漏:古代计时器,滴水以计时。
咏梅:吟咏梅花的诗篇。
姓林人:姓林的人,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梅之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不畏自然严寒的高洁情操。

"□□□梁一点尘" 这句开篇便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梅花在古老的梁上轻轻摇曳,每一朵都像是天边飘落的一点尘埃。这种描写手法既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又烘托出梅花清高脱俗的特质。

"绕树都忘寒彻□" 这里"绕树"表明梅花紧密地环绕着枝干,而"都忘寒彻"则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傲立,仿佛已经忘记了寒冷的存在。这种写法强化了梅花坚韧不拔、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接下来的"□□客至徘徊月,不怕天嗔漏□",诗人以自我为主体,表达了夜晚来临时独自徘徊于明月之下的情景。这里的"不怕天嗔"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而"漏"则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夜晚,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一句"咏梅合属姓林人",诗人的咏叹之情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将自己比作林间的人,与梅花共享天地之美。这里的"咏"字,既是对梅花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尚高洁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观。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䂬陈贡士挽诗

早佩廉丞训,中偕计吏行。

那知身啬报,仅见子成名。

表里高阳氏,铭阡辅嗣孙。

他年燎黄诰,亦足慰幽明。

形式: 五言律诗

题真仁夫画卷

草木黄落,水云莽苍。孤舟卸帆,冻雁失行。

昔余远游,沿漓溯湘。堠长店疏,仆痡马僵。

行李萧然,有诗满囊。今其老矣,宁志四方。

抚卷追思,历历不忘。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十)

泛爱亲疏平等,任吟古律不拘。

武公耄犹戏谑,白公老尚嗫嚅。

形式: 六言诗 押[虞]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九)

慕赤松子辟谷,学黄冠师餐霞。

更无半空鸾鹤,何异深山龟蛇。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