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飘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江水波光粼粼,分成多条支流,中间有小舟随鸥鸟群游。
天空飘着细雨,浸湿了路边的花草,玉石般的洞穴里,雪花般花瓣随风飘落白云间。
在宁静的环境中,竹竿独钓的画面尤为适宜观赏,而在孤独的旅馆醒来,听到这声音也别有一番滋味。
隋朝的柳树边更让人感到遗憾,因为看着东流入淮河的江水,夕阳西下,增添了几分凄凉。

注释

漾漾悠悠:形容水波荡漾,水流舒缓。
短艇:小型船只。
鸥群:海鸥成群结队。
天街:指京城街道。
玉洞:形容洞穴如玉般洁白。
隋家柳畔:隋朝时期的柳树旁,可能暗示历史遗迹。
长淮:古代河流名,淮河。
曛:傍晚时分的阳光昏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诗中的“漾漾悠悠几派分”表现了水流的柔美与分叉,给人以静谧而又生机勃勃之感。“中浮短艇与鸥群”则描绘了小船在水面上漂浮,与飞翔的鸥鸟共享一片天地,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天街带雨淹芳草”中的“天街”指的是高远的云端,而“带雨”则是说阴霾的天气中隐约带着细雨,这与下文“玉洞飘花下白云”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意境。这里的“淹芳草”和“飘花”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静称一竿持处见”中的“静称”表明了诗人的心态是宁静而平和,通过钓鱼来寄寓自己的情怀。紧接着,“急宜孤馆觉来闻”则透露出一种迫切之感,或许是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期盼。

最后两句“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则带有了一丝哀愁。诗人提及了“隋家柳”,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者情感寄托。而“东入长淮日又曛”则是在描绘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期待,或者是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把握,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留献彭门郭常侍

受得彭门拥信旗,一家将谓免羁离。

到来门馆空归去,羞向交亲说受知。

层构尚无容足地,尺波宁有跃鳞时。

到头忍耻求名是,须向青云觅路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题张逸人草堂

长悬青紫与芳枝,尘路无因免别离。

马上多于在家日,尊前堪惜少年时。

关河客梦还乡后,雨雪山程出店迟。

却羡高人此中老,轩车过尽不知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

却笑金笼是羁绊,岂知瑶草正芬芳。

晓逢溪雨投红树,晚啭宫楼泣旧妆。

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袅垂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途中寄友人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

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

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