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万编修丈九沙

日昨吴回厄,非关隐慝招。

痛心遂莫挽,老泪竟难消。

宿德嗟沦丧,知音叹寂寥。

秦亭古梅下,风雨泣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哭万编修丈九沙》。诗中以哀悼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句“日昨吴回厄”,描绘了友人去世的场景,用“吴回”一词,暗示友人离世的突然与意外,引发读者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感慨。“非关隐慝招”,则表明友人的离世并非因道德或行为不当所致,而是命运的无常,强调了悲剧的不可预测性。

接着,“痛心遂莫挽,老泪竟难消。”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法挽回的遗憾。痛心之深,以至于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化为老泪纵横,难以平息。

“宿德嗟沦丧,知音叹寂寥。”宿德,指深厚的品德;知音,指理解自己内心的人。这两句表达了对逝去友人高尚品德的惋惜和对其在世时作为知音的失落感。逝者的离去,不仅带走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也带走了一个能够深刻理解自己灵魂的知己,使得世界变得更为寂寞。

最后,“秦亭古梅下,风雨泣萧萧。”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在秦亭古梅下的风雨中哭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伤的氛围。梅树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风雨则代表着外界的不公与自然的无情,两者结合,强化了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厚意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题柳堂姬人刘氏王香图

深柳堂中彦,萧疏最绝尘。

苦心啖薇蕨,高致拟松筼。

一束鼠须笔,数枝闽峤春。

王香不着地,郎主亦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访南溪入鹳浦生雨即赋南溪家园书带草堂

吾家先宫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带泰芳踪。

将军不好武,雅歌酬诗筒。

书法犹入神,滇海红云红。

佳节殉亳社,良不负阿翁。

可怜故里第,书画随飘蓬。

犹馀残竹林,髣髴溯清风。

所幸佳宅相,尚贮墨妙浓。

阶前老书带,葱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丰。

吁嗟此书带,故国遗臣封。

莫视作小草,行与乔木同。

形式: 古风

二老阁

奎芒萃黄竹,䔍生有魁儒。

一阳在黍谷,出自九死馀。

膺滂陪党籍,文陆共简书。

晚归双瀑院,残经理蠹鱼。

招邀遍江东,鹳浦尤其渠。

秦川故观察,同声和于于。

扁舟时过从,素心不可渝。

江村拟汉阴,庞马足并驱。

高州绍坠绪,报本时瞿瞿。

有子承先志,杰阁凌太虚。

春秋仲丁日,少牢荐香醑。

百年嘘薪火,二老降履絇。

试看午夜分,五纬临前除。

形式: 古风

半生亭

峄阳孤根桐,垂老枯其半。

生意犹融融,清音不可乱。

吾怀寒村老,彩毫凌霄汉。

远承蕺山传,先登南雷岸。

高凉投绂归,一臂忽以绊。

蟹螯尚可持,所失衔杯便。

闲情写云烟,左笔资清玩。

益复自欿然,望道如未见。

斯人不可作,旧德伤汗漫。

江潮滚滚流,斜阳入绛幔。

剩馀东天竺,绕亭白华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