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

彷佛冰蚕茧乍抽,随风袅袅自悠悠。

牵花有影晴多见,映月无痕夜不收。

色借明纱江上浣,光添白发镜中愁。

将军况是经纶手,高唱于今愧莫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游丝》由明代诗人林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丝的轻盈与飘逸。首句“彷佛冰蚕茧乍抽”,以冰蚕抽茧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游丝初现时的细嫩与脆弱,仿佛刚从茧中抽出的新生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随风袅袅自悠悠”一句,通过“袅袅”和“悠悠”的叠词,形象地描绘了游丝在微风中的轻柔舞动,既表现了其轻盈的姿态,也暗示了其随风而行的自由。

“牵花有影晴多见,映月无痕夜不收”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游丝与自然界的互动。在晴朗的日子里,游丝如同细线般轻巧地穿过花朵,留下清晰的影子;而在夜晚,它则与月光相映成趣,虽无痕迹却能感受到其存在,体现了游丝在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魅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游丝的动态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联系的感悟。

“色借明纱江上浣,光添白发镜中愁”则是对游丝色彩与光影效果的细腻刻画。游丝的颜色似乎能借由明纱的光泽在江面上得到洗涤,展现出更加鲜明的色彩;而在镜子中,它又为白发增添了一抹忧愁,将游丝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最后,“将军况是经纶手,高唱于今愧莫酬”两句,以将军的视角,表达了对游丝之美的赞叹与敬仰。将军作为“经纶手”,即治理国家的能手,却在此刻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完全表达出对游丝之美的欣赏之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敬畏。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主题,也增加了读者的思考空间,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触及了人性的深度。

综上所述,《游丝》一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游丝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

林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气流行混太空,涵幽极远意无穷。

波涛迥与风云合,动息应参造化功。

牛渚天河涵夜白,扶桑碧海漾朝红。

若为舟楫还堪济,未老沧浪一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紫陌苍茫启曙扉,晴风初起乱依微。

静沾药架埋香径,行傍车轮上客衣。

梦草池塘清不染,看花台榭暝还飞。

同游馆阁城南道,拂面狂吟几度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霞绮

艳彩澄明天外落,赤城缥缈望中微。

光浮玉洞仙人掌,色染瑶池阿母衣。

朝傍孤云催雨过,暮随晴鸟向江飞。

仙家最有餐虚术,欲学长生何处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霜花

露下亭皋夜未阑,凝华积素共漫漫。

琼葩色莹瑶池冷,粉靥红消玉壁寒。

梅径醉归和月见,梨园歌罢倚楼看。

遥知仙客朝元处,一片清辉集露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