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吟照影江南水,十年为春先瘦。
寂寞负莺花,叹生涯依旧。姑苏人去久。
空怅望行云归后。草色拖裙,梅痕堕粉,断魂时候。
骄马洛阳街,歌楼热、曾携玉箫随袖。
吹尽少年心,怪东风偏骤。绿蓑冲雪又。
何处是五湖三亩。看愁与新柳争春,染嫩黄如酒。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江山总是伤心地,春来怕骑骄马。
少日情怀,久如死月,才向天边生霸。华年可借。
拚流落东吴,妓阑僧社。
频感词仙,飘零泪墨酒痕写。苏台柳酣花冶。
便红襟白项,乌燕都雅。
病榻光阴,欢场影事,赚得香桃一把。客何为者。
听恩怨吹多,玉箫声哑。水阁挑灯,待君同夜话。
五陵结客而今倦,飘零少年裘马。
曲唱黄骢,尊倾绿蚁,曾醉汉家丰霸。头颅可借。
感前辈荆高,与人宗社。
流落江南,酒徒肝胆向谁写。鱄离侠同疆冶。
怪姑苏儿女,空剩柔雅。
泪洒春红,真娘墓上,蝶粉斜阳一把。君原健者。
怎燕筑吴箫,两般都哑。莫把雄心,对他莺燕话。
废池乔木言兵倦,窥江久无胡马。
故苑莺啼,荒邱虎踞,凭吊当年残霸。东风似借。
叹燕子光阴,又催春社。
万感如云,诗痕梦影水边写。烟光远欺梅冶。
有旧家亭馆,裙屐妍雅。
紫曲迷香,青帘买醉,趁取金尊共把。歌翻白者。
怕柔橹无声,山塘都哑。六柱吴船,听他渔女话。
乞充水手天应诺,平生使船如马。
椎髻蓬头,他年汎宅,共载高人鸿霸。僧楼许借。
约净侣谈禅,更开莲社。
橹唱钟声,胜于丝竹与陶写。干将莫邪欧冶。
早销他剑气,铸作三雅。
唤起从前,英雄儿女,瘦骨都无一把。与君听者。
怕啼尽东风,杜鹃声哑。有约壶天,买春茅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