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和而繁盛的景象,通过对自然与人间活动的描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神主章惠皇太后的尊崇之情。
“祥符盛际,二鄙正休兵。”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国泰民安、军事征战告一段落的背景,展现了一种祥瑞之气充盈的景象。"二鄙"可能指的是边疆的宁静无忧,而"休兵"则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和平静的回归。
“瑞应满寰瀛。”这里的“瑞应”指的是吉祥的征兆,“满寰瀛”则形容这些吉祥之象遍布天下,显示出一种普及而广泛的福祉。
“东封西祀鸣銮辂,从幸见升平。”这两句诗描写了祭祀活动和皇帝的巡幸,"东封西祀"可能指的是对神灵的祭祀活动,而"从幸见升平"则表明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亲眼目睹到国泰民安的景象。
“仙游一去上三清。”这句诗中的“仙游”带有一种超脱尘世、遨游仙界的意境,“一去上三清”则可能暗示着神主章惠皇太后的灵魂或精神层面的升华,"三清"在道教中指的是最高的三个仙界。
“庙食享隆名。”这里的“庙食”应该是指祭祀时供奉于庙宇中的食物,“享隆名”则表明通过这些祭祀活动能够使神主的名声更加宏大和持久。
“寝园松柏秋风起,箫吹想平生。”最后两句诗转向自然景色,"寝园松柏秋风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肃穆的画面,而"箫吹想平生"则可能表达了对过去安宁生活的一种追忆或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和祭祀活动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摹,体现出一种对神灵的崇敬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