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
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
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
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玉楼春·其七》,描绘了诗人对洛阳美景的深深怀念。首句“常忆洛阳风景媚”,表达了他对往昔在洛阳的美好时光的眷恋。接着,“烟暖风和添酒味”写出了洛阳春天的宜人气候,连带着让美酒都增添了醉人的香气。
“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洛阳宴会上的欢乐气氛以及花朵似乎有意留住人们的美好记忆。诗人以拟人手法赋予了莺啼和花开以情感,显得格外动人。
“别来已隔千山翠”转而抒发离别后的思念,千山万水阻隔,使得洛阳的绿色仿佛更加遥远。“望断危楼斜日坠”描绘了诗人遥望洛阳时的情景,夕阳西下,更增离愁。
最后,“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直抒胸臆,诗人的心中满是对牡丹花色的牵挂,这份春愁甚至在梦中都无法摆脱,表达了他对洛阳深深的思念和无法排解的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的春景,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远方的深深思念。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
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
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
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
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
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
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