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和书画博士李时雍画渭川烟雨图

近代何人能画竹,只数熙宁文与苏。

宣和复有李博士,亦作渭川烟雨图。

图中萧萧风景暮,溪谷萦回森竹树。

深林欲澹苍翠来,暗叶争翻乱珠度。

石梁细路人家幽,生涯应比千户侯。

老夫对此销百忧,坐觉满堂生素秋。

笔端亦能工破墨,直节曾移江上色。

先朝见之重叹息,吁嗟儒雅成陈迹,回首丹霄天地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宣和书画博士李时雍画渭川烟雨图》由元代诗人柯九思所作。诗中描绘了李时雍所绘《渭川烟雨图》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面中的萧瑟暮景与苍翠竹林,以及石梁幽径与宁静生活的情境。诗人在欣赏这幅画作时,内心百忧尽消,感到满堂生辉,仿佛被画中的意境所感染,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与和谐。同时,诗人也对画中运用的破墨技巧及对江上景色的生动描绘表示赞赏,并感叹于这种艺术成就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与难得,表达了对古代儒雅文化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69)

柯九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听竹亭

送客题诗学楚歌,君归听竹楚山阿。

苍竿已觉逢秋劲,乱叶翻疑入梦多。

月满潇湘初鼓瑟,风回阊阖旧鸣珂。

杖藜作伴清心耳,惆怅如今鬓已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中秋醉后偶作

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

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

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

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

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

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

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

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

酒到胸中飞火车,月入诗肠□冰汁。

眼花忽见仙人来,笑语欣然若相识。

长笛叫虚寒,馀响裂岩石。

搔首于两间,今夕复何夕?

云中老桂飘古香,树影婆娑印蟾璧。

天风忽吹散,人月两俱失。

玉山倒入无何乡,雄鸡声里东方白。

形式: 古风

送倪仲刚迁浙西

我昔少年气如鹘,万里肩书趼双足。

归来思得人中雄,扪虱高谈破聋俗。

病馀此事便已废,学向衡门守雌伏。

倪君表表浙右来,襟宇脱略无纤埃。

相逢一笑即倾倒,使我郁塞怡然开。

盐车久矣滞騄駬,熟路飘飘籋云起。

丈夫有志在四方,出处还应异诸子。

离筵兴浓舟且舣,翠袖吴娃嫩如水。

清歌三叠动阳关,袅袅馀音碧云里。

愿君举觞不留滴,去去功名当努力。

他时短棹为君住,把酒吴山捲晴碧。

晚风推出海门潮,醉挽云涛洗胸臆。

形式: 古风

商寿岩山水图

老子胸吞几云梦,剩水残山藏妙用。

酒酣时把墨濡头,收拾乾坤作清供。

粉黛不写儿女颜,秃兔扫尽江南山。

孤峰拔地起千尺,凛凛秀色撑虚寒。

飞泉一道跃灵窟,古树千株舞烟骨。

小桥流水隔红尘,中有幽人卧茅屋。

众奇百谲鸟可名,笔力到处俱天成。

王维久死唤莫起,此画一出疑更生。

世人饮食鲜知味,淡里工夫属三昧。

屠门大嚼空垂涎,口不能言心自醉。

蹇驴驮我春暮时,观山仰面哦新诗。

垂杨修竹夹古道,忽有桃杏横纤枝。

浴沂风软摇轻袂,两过屏山滴烟翠。

数家篱落近横塘,牛背夕阳明远霁。

悠然对景心无穷,冥搜直欲收奇功。

贪爱眼前閒世界,不知身落画图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