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题鲛绡诗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形式: 古风

翻译

尽管天地广大无边,但大海最为浩渺。
古代的圣王都举行祭祀,对河神河伯尊崇有加。
祝融是不同的称号,象征着模糊而神秘的力量,聚集众多奇异之物。
阴阳二气变化无穷,驱动万里风云翻腾迅疾。
神圣的旗帜飘扬,赤色龙腾,气势磅礴。
我的居所靠近天宫的玉皇楼,光芒照耀世间。
如果能得到明亮的月亮珠子,就能偿还我客居他乡的债务。

注释

天地:广阔无垠。
虚廓:空旷无际。
海:大海。
最大:最广阔。
圣王:古代贤明的君主。
祀事:祭祀活动。
河伯:黄河之神。
拜:礼拜。
祝融:火神。
异号:别名。
恍惚:模糊不清。
百怪:各种奇异的事物。
二气:阴阳二气。
流光:流动的光芒。
风云快:风云变换快速。
灵旂:神圣的旗帜。
红纛:红色大旗。
赤虬:红色小龙。
喷滂湃:喷涌激荡。
玉皇楼:天宫中的玉皇殿。
彤光:红光。
明月珠:明亮的月亮珠子。
逐客债:在外漂泊的债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诗人在醉酒之际,借对鲛绡图的题咏,展现了其胸襟壮阔、想象丰富的艺术才华。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这四句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宇宙与海洋,圣王祭祀的场景,以及神话中的祝融和各种奇异现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感悟。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这四句则是借用道家思想中的“二气”(阴阳两气),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变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最后两句则是写诗人的居所临近神话中的玉皇之宫,以及对“明月珠”的向往,这里的“明月珠”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宝物,也象征着纯洁和光明,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自在,通过对宇宙、自然和神话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怀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无题

帘卷窗穿户不扃,隙尘风叶任纵横。

幽人睡足谁呼觉,攲枕床前有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其一)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其二)

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

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

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綵胜翻。

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有感

老鬓若霜蓬,如何独守穷。

还家犹作客,废学愿为农。

日月龙蛇雨,山川虎豹风。

床头新酿熟,思与故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