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飒飒乾坤,帘前暮雨西风透。秋潮如溜。
铁骑声还骤。腹转车轮,绿鬓原依旧。君知否。
一分重九。消得人儿瘦。
这首清代词作《点绛唇·雨窗不寐,和冶湄大令》由徐釚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夜的画面。"飒飒乾坤"四字,以拟声词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氛围,"帘前暮雨西风透"则写出主人公在雨夜中独坐窗前,感受到风雨穿透帘幕的冷意。"秋潮如溜"运用比喻,形容雨势之急,仿佛江潮般汹涌。
接下来的"铁骑声还骤",可能是借铁马奔驰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紧张与动荡感。"腹转车轮"暗示时光流逝,岁月如车轮滚动,而词人感叹自己青春依旧,"绿鬓原依旧"表达了对青春不老的渴望。
最后两句"君知否。一分重九。消得人儿瘦"直抒胸臆,词人问对方是否理解,这深深的忧虑和思念正一分一秒地消磨着他的心力,使他形容消瘦。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词人的孤独与愁思。
不详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丝雨沉沉移白昼。红灯偎铜兽。
秋影上窗纱,妙手黄荃,墨晕层层透。
最怜酒冷香残后。泪粉沾罗袖。
生怕拂玄霜,却笑花枝,形影俱同瘦。
白杨枫叶俱零乱。旧恨大家难遣。记得年时小宴。
京洛浮沉倦。供愁又阻红绫宴。落魄频呼鹦盏。
舌在犹须转战。何处吹箫管。
昨夜芦花飞絮。閒着江潮不去。
拚教梦来寻,暗把红绵泪雨。且住。且住。
又恐雪花点树。
梵字阑干银屈戌,锦瑟欢逢。弹破春风。
都在花香鬓影中。帘前鹊脑烟初散,惜别匆匆。
翩若惊鸿。顿隔屏山路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