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涪翁昔作白下宰,遗墨到今多雁书。
尽说补陀存相好,更传雷火护持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观音像送莫万安三首(其三)》。诗中提到的“涪翁昔作白下宰”,涪翁指的是黄庭坚,他曾担任过南京(古代称白下)的地方官。"遗墨到今多雁书"表达了黄庭坚留下的书法作品至今仍通过书信的方式流传,这些信件如雁南飞般传递着他的艺术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尽说补陀存相好,更传雷火护持馀”描绘了观音像的精美与神圣。补陀,即普陀山,是佛教圣地,这里指观音像的庄严形象。雷火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威严与护佑,暗示观音像具有超凡的法力和信徒们的虔诚供奉。
整首诗通过对黄庭坚书法和观音像的描绘,展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信仰的力量,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宗教的敬仰之情。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无复存。
底事兰开梅落际,忽于膏饰见追魂。
蚁浮犹腊要酥同,长恨中州信不通。
忽得吴中所持寄,急令分减报乡风。
先生字有千金直,乞取宁非亦坐贪。
更欲从公请终卷,又虞卖菜或蒙惭。
才尽年来怕及春,上人那说是诗人。
拨残芋火宁馀事,故欲撩公懒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