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武关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战国时期长期争斗不停歇,武关刚刚平定让楚王忧虑解除。
如果出门时能采纳屈原的忠告,怎会沦为咸阳的阶下囚。

注释

战国:指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相互争霸的时期。
相持:持续对峙。
竟不休:始终没有停止。
武关:古代关隘,位于今陕西商洛市丹凤县。
楚王:此处指楚国君主。
灵均:屈原的字,古代著名诗人。
岂:难道。
咸阳:秦朝都城,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一死囚:死刑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武关》。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变迁的深刻感慨。

“战国相持竟不休”,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长时间的争斗和战争。这一句直接点出了当时复杂而紧张的国际局势,反映出一个时代背景。

“武关才掩楚王忧”,诗人提到武关,这是一个地名,在古代曾是军事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说“楚王忧”则显示出楚国君主因为这个地方的战事而感到忧虑。这句表达了历史人物面对战争时的内心感受和政治压力。

“出门若取灵均语”,这句话中“出门”意味着走向外部世界,“若取灵均语”则是指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那般有所悟得,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启示或指导。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岂作咸阳一死囚”,这里的“岂”字表疑问,“咸阳”是秦朝都城,后来也成为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代名词。这句话是在询问是否会像古人一样,最终在权力的牢笼中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这里隐含了对权力和命运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社会和平及个人的自由追求。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武昌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诗.武陵溪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若到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史诗.河梁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咏史诗.泜水

韩信经营按镆铘,临戎叱咤有谁加。

犹疑转战逢勍敌,更向军中问左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