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志堂

事亲贵奉养,匪在衣与餐。

轻甘或不怿,粗粝有馀欢。

古来称孝子,岂为保饥寒。

贤哉曾参氏,志养心已安。

孟轲表志行,垂芳逾芝兰。

之子慕前哲,辟兹华搆宽。

佳名题养志,承颜恒□观。

迩来捧毛檄,置身青云端。

丁年富才力,天路随鹏搏。

又如阿阁凤,文彩备羽翰。

显庸自兹始,行见加缨冠。

忠贞克努力,大孝乃思完。

垂辉著汗简,一寸中心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养志堂》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父母的孝顺之道,并且融入了对后世子孙的期望与激励。

首先,诗中强调了孝顺的核心在于真心的奉养,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事亲贵奉养,匪在衣与餐。”这句点明了孝道的本质,即以心相待,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接着,“轻甘或不怿,粗粝有馀欢。”则进一步阐述了孝顺的内涵,即使食物简单,只要能令父母愉悦,便是最大的幸福。

接下来,诗人引用古代孝子的故事,如曾参、孟轲等,来说明孝顺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的供养,更在于精神层面的理解与陪伴。“古来称孝子,岂为保饥寒。贤哉曾参氏,志养心已安。孟轲表志行,垂芳逾芝兰。”

然后,诗人转向对后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并传承这种高尚的品质。“之子慕前哲,辟兹华搆宽。佳名题养志,承颜恒□观。”这里表达了对后人追求和实践孝道的鼓励,希望他们能在精神上有所建树,成为值得尊敬的人物。

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全诗:“迩来捧毛檄,置身青云端。丁年富才力,天路随鹏搏。又如阿阁凤,文彩备羽翰。显庸自兹始,行见加缨冠。忠贞克努力,大孝乃思完。垂辉著汗简,一寸中心丹。” 这部分不仅展现了对个人才华与道德修养的期许,也暗示了孝道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整体而言,《养志堂》不仅是一首对孝道的颂歌,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孝顺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结交行

坚冰不可履,内蓄万状波。

小人不可近,对面兴网罗。

倾舟非必深,折轮非必峨。

君看平地间,步步山与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夜寄华东湖

旅泊未云久,遽兹及良时。

郊原夕澄澈,星斗上参差。

望君密迩地,结我千里思。

岂无泽畔舟,泛月弄清漪。

徒然起幽兴,尚愧文墨羁。

行待瑶华秀,终当践佳期。

援毫惭鄙陋,先用写暌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徐希孟云林卷兼柬王之常

东吴山水郡,我家万山中。

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

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

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

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

形式: 古风

挽林先生

林公生胜国,卓荦志不群。

蚤岁尝膴仕,老年遭世屯。

豺虎相啖食,龙蛇方未分。

三吴各都会,白昼昏风尘。

乐土成割据,江山陷沈沦。

公时遂长遁,閟迹潜荆榛。

不冠亦不带,佯狂称散人。

誓将沮溺俦,甘与原宪贫。

违俗本全节,洁身非乱伦。

皇明靖六合,万国咸来宾。

伯夷洎吕望,歘然兴海滨。

繄公岂无志,弹冠乘道津。

奈兹筋力衰,终作草莽臣。

昔在八姓日,翠华屡更新。

嗟嗟冯太师,累世秉国钧。

何如郑云叟,独不挂缨绅。

观公秉高谊,异代同清芬。

令子抱材器,恭逢尧舜君。

苍苍示昭鉴,公郁从兹伸。

凤翔千仞仪,豹变南山文。

终为明世瑞,垂辉耀千春。

九原或可作,些酒招歌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