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慢.赋雪次仇山村韵

筛冰为雾,屑玉成尘,借阿姨风力。

千岩竞秀,怎一夜、换作连城之璧。

先生闭户,怪短日、寒催驹隙。

想平沙鸿爪成行,□似醉时书迹。

未随埋没双尖,便淡扫蛾眉,与斗颜色。

裁诗白战,驴背上、驮取灞桥吟客。

捻须自笑,尽未让、诸峰头白。

看洗出宫柳梢头,已借淡黄涂额。

形式: 词牌: 瑶华

翻译

将冰块研磨成雾,把美玉粉碎成尘,借助阿姨的风力吹散。
众多山岩竞相展现美景,怎能一夜之间变成价值连城的美玉。
先生关上门,惊讶于短暂的日光,寒冷催促着时光飞逝。
想象平沙上鸿雁留下的足迹,仿佛是我醉酒后凌乱的字迹。
未曾随同被埋没,即使轻描淡写,也要与群峰争艳。
在驴背上挥毫泼墨,吟诵着灞桥边的诗篇。
捻着胡须自我解嘲,我并未输于峰顶的白发。
看着宫柳经过清洗,枝头泛起淡黄,仿佛额头染上了颜色。

注释

筛:研磨。
屑:粉碎。
阿姨:古代对女性的尊称。
竞秀:争相展示美丽。
连城之璧:极珍贵的宝玉。
短日:短暂的白天。
驹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鸿爪:鸿雁的爪印。
醉时书迹:醉酒后写的字迹。
淡扫蛾眉:轻描淡妆。
驮取:骑驴携带。
灞桥:古地名,常与诗歌文化相关。
须:胡须。
诸峰头白:指众山之巅的白发。
宫柳:皇宫周围的柳树。
淡黄:浅黄色。
涂额:比喻染色或化妆。

鉴赏

这首元代张雨的《瑶花慢·赋雪次仇山村韵》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雪景图。诗人以“筛冰为雾,屑玉成尘”形容雪花轻盈飘落,如冰晶雾气和碎玉尘埃,展现了雪的纯净与细腻。接着,他借用“阿姨风力”这一生动比喻,暗示雪借助微风之力漫天飞舞。

“千岩竞秀,怎一夜、换作连城之璧”则描绘了大雪覆盖山峦,仿佛一夜之间将群山装点得如同价值连城的美玉,形象地传达出雪后的壮丽景象。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先生闭户,怪短日、寒催驹隙”,表达了对冬日短暂和寒冷的感慨。

“平沙鸿爪成行,□似醉时书迹”描绘了雪后大地留下的足迹,如同醉酒后随意挥洒的字迹,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接下来,诗人赞美雪的洁白不染尘埃,即使在寒冬中也保持其清高,与群峰争艳。

“裁诗白战,驴背上、驮取灞桥吟客”描述了文人墨客在雪中吟诗作画的情景,雪不仅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激发创作灵感的媒介。诗人自嘲“捻须自笑”,表示自己并未被雪景所压倒,反而在欣赏之余,也有了新的诗篇。

最后,诗人期待雪后初晴,宫柳梢头的淡黄新绿,犹如淡妆素颜,清新可人,为冬日增添一抹生机。整首词以雪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雪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雨馆幽人朝睡美。好趁春晴,茶灶随行李。

九朵芙蓉青似洗。天河一夜增新水。

相送殷勤烦主礼。燕子无情,不管帆樯起。

错恨分风三十里。清明小住为佳耳。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次疏翁冬至韵

空谷天寒殊慰藉。半幅瑶华,唤得春回也。

金马玉堂犹传舍。嵩云颍水风流夜。

驰骋庄骚凌鲍谢。昔日忘年,解后鸿濛野。

愁绝朱弦谁为写。高情那复如疏者。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新柳

谁道鹅儿黄似酒。对酒新鹅,得似垂丝柳。

松粉泥金初染就。年年春雪消时候。

一缕柔情能断否。雨重烟轻,无力萦窗牖。

试看溪南阴十亩。落花都聚红云帚。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

春梦还山,药罗岩上。觉来便觉身无恙。

不知引入市尘壶,丹瓢犹挂苍龙杖。

一脉清凉,三关调畅。□□更展沧溟量。

还将底事谢先生,山中百斛丹泉酿。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