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到清溪路,人间千过春。
青溪人不老,应怜郭景纯。
这首宋诗是晁说之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青溪洞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不到清溪路,人间千过春”表达了对青溪之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已多次错过。接着,“青溪人不老,应怜郭景纯”暗指青溪之地的神秘与超然,仿佛岁月静好,令人联想到古代仙人郭璞的传说。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将青溪洞描绘得宛如仙境,观音大士居所般巧夺天工,潭水弯曲,泉水悬挂,声音悦耳,犹如玉佩珠链。他借此诗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道教文化和仙人传说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山水诗意和历史文化的韵味。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翡翠随潮月,琉璃共佛灯。
沉香闻远远,珠树间层层。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
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玉树开花媚绮窗,龙幡如植冕旒降。
只今江月交光夜,情似月明愁似江。
木末仆危不可呼,水滨诗客昔何如。
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馀。